卧床一周就会出现肺部感染康复护理知多少

时间:2021-3-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肺部感染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病因以感染最为常见,还可由理化、免疫及药物引起。

肺部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和肺脓肿等。其中肺炎最为常见。

一、肺部感染的定义

二、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或血性痰,伴或不伴胸痛。查体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罗音。

三、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

卧床是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以下几类:

1.患者因素:年龄≥65岁;吸烟;长期酗酒或营养不良;患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其他疾病等。

2.误吸相关因素:全麻手术、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意识障碍、精神状态异常、牙周疾病或口腔卫生状况差等。

3.操作相关因素:侵入性操作,包括吸痰、气管插管或切开等;呼吸支持设备使用不当,如呼吸机管路污染、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医务人员的手或呼吸治疗设备污染。

4.其他医源性因素:包括长期住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镇静剂和麻醉剂等。

5.环境因素:包括通风不良、空气污浊、季节及气候变化等。

四、常用检查:

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痰细菌培养、肺功能、胸部X片、胸部CT等检查。

五、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发热、胸闷、气短症状,结合血常规、胸部影像学可诊断。

六、预后情况:通常预后良好,门诊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不超过1%;住院患者死亡率5.7%~14%;而入住ICU的重症患者死亡率可高达50%.

七、预防措施:

1.增强体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2.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4.平衡膳食,注意营养,多饮水;

5.尽量避免长期卧床;

6.生活要有规律;

7.积极治疗原发病;

8.注重排便;

9.戒烟、避免酗酒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10.特定人群可接种肺炎疫苗,如:婴幼儿;

11.老年人或有误吸危险因素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口腔清洁、促进排痰等.必要时可建立人工气道。

肺部感染康复护理肺部感染康复护理

1、翻身扣背: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久病体弱,咳嗽无力,护士应每2小时翻身1次,拍背3-4次/h。

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时,护士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呈°角,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应均匀一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3-5min/次。

2、使用震动排痰仪:

患者根据病情取适当体位;在餐前1-2h或餐后2h进行,每天2-3次,叩击时间15-20min/次。

方法:双手持排痰仪把柄,置于叩击处,每次停留10-20s后,将叩击头在所需叩击部位缓慢移动前行。

叩击顺序: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脊柱→侧胸→胸部

在听诊有干湿啰音部位可停留30s,排痰后5-10min后进行气管内吸痰或协助咳痰。

3.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取卧位,半卧位,坐位或立位均可

①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前倾依靠位);也可采用前倾站位,即自由站立、两手指互握置于身后并稍向下拉以固定肩带,同时身体稍前倾以放松腹肌,或身体稍前倾,两手支撑在桌面。

②呼吸时腹部放松,经鼻缓慢深吸气,吸气时意念将气体吸往腹部。呼气时缩唇将气缓慢吹出,同时收缩腹肌以增加腹内压,促进横膈上抬,把气体尽量呼出。

③卧位吸气时可用双手置于腹部,随吸气双手随腹部膨隆而向外扩张;呼气时腹部塌陷,同时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促进横膈上移。

④也可将两手置于肋弓,在呼气时加压以缩小胸廓,促进气体排出。

⑤此外还可以采用抬臀呼气法,即采用仰卧位,两足置于床架上,呼气时抬高臀部,利用腹内脏器的重量将膈肌向胸腔推压,迫使横膈上抬;吸气时还原,以增加潮气量。

⑥患者屈膝仰卧位姿势下呼吸,患者呼气时将双膝屈曲靠近胸部。

⑦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大致为2:1,强调适当深呼吸,以减慢呼吸频率,提高通气效率。

⑧每次练习腹式呼吸次数不宜过多,即练习3~4次,休息片刻再练,逐步做到习惯于在活动中进行腹式呼吸。

(2)缩唇呼吸:用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将口形缩小似口哨状并发生轻微声响。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慢慢地呼气达到1:5作为目标。可与吹蜡烛火苗结合练习,距蜡烛的距离从20cm开始,逐次延长到90cm,并逐渐延长时间。

(3)呼吸肌训练:呼吸肌训练可以改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①用抗阻呼吸器(具有不同粗细直径的内管)使在吸气时产生阻力,呼气时没有阻力。开始练习3~5min,一天3~5次,以后增加至20~30min。

②增强腹肌练习:患者取仰卧位,腹部放置沙袋作挺腹练习,开始为1.5~2.5kg,以后可以逐步增加至5~10kg,每次腹肌练习5min;也可仰卧位反复进行两下肢向胸部的屈髋屈膝动作,以增强腹肌。

4.有效咳嗽:

(1)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

(2)掌握各级呼吸方法,强调深吸气。

(3)患者处于放松舒适姿势,坐位或身体前倾,颈部稍微屈曲,掌握膈肌呼吸,强调深吸气。护士示范咳嗽及腹肌收缩。

(4)患者双手置于腹部且在呼气时做3次哈气以感觉腹肌的收缩,练习发“K”的声音以感觉声带绷紧、声门关闭及腹肌收缩。

(5)当患者将这些动作结合时,指导患者做深而放松的吸气,接着做急剧的双重咳嗽。

5.体位引流:

(1)评估患者以确定引流部位。

(2)将患者置于正确的引流姿势。

(3)引流时让患者轻松呼吸,不能过度换气或呼吸急促。

(4)引流过程中,可结合手法叩击等技巧。

(5)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地咳嗽。

(6)若引流5~10分钟仍未咳出分泌物,则进行下一个体位姿势。

(7)评估引流效果并记录。

(8)引流频率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分泌物少者,每天上、下午各引流一次,痰量多者宜每天引流3~4次,餐前进行为宜,每次引流一个部位,时间5~10min,如有数个部位,则总时间不超过30~45min,以免疲劳。

(9)体位引流时可采用扣击、振动或摇法等手法技巧扣击,护士手指并拢,掌心握成杯状,运用腕动力量在引流部位胸壁振动,嘱患者作深吸气,在呼气时缓和地压迫,急速地振动胸壁。上有节奏地敲击。

6.气囊扩张手法:此项操作以治疗师为主,护士配合:尽可能的配合患者的自主呼吸,护士使用气囊缓慢充气、暂停2-3s,快速松开,治疗师在患者呼吸时给予胸壁加压,5-6次后,护士给予患者吸痰。

来源:陕西省康复护教平台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ygav.com/fnzyf/98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