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汤婕王芳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诗经》中大家熟知的诗句,其中的“蒹葭”便是中药芦根的全株,即芦苇。 《本草纲目》认为,出生的芦苇为“蒹”,花后结果实则为“葭”。成片的芦苇不仅是一道美丽风景,还能为我们提供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芦根。 中医认为,凡中空有节之物善通,因此芦苇的茎秆本身善于通窍化痰,而芦根作为深埋在水中的部分,在具备通达之性的同时寒性更强,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中国药典》记载,芦根味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一般用量15~30克。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芦根的主要成分为多糖,其次为黄酮类、甾体类、蒽醌类、生物碱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萎缩性胃炎、糖尿病、肾结石、痤疮以及便秘等疾病。 医院中药药剂科王芳芳主管药师今天将推荐三款芦根的妙用方法: 芦根麦冬汤 唐代名医孙思邈留下来的祛暑良方。 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加入适量的薄荷、蜂蜜制成饮料,更是清凉爽口、干而不腻,是夏令防暑的理想饮料。 清热生津,养阴润燥,对咽喉炎、声带疲劳及口腔炎、牙周炎都有良好的疗效,对高温时人体大量出汗所造成的头晕、烦闷等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芦根荸荠雪梨饮 来自中药与水果的绝妙搭配 取鲜芦根60克、鲜藕(去节)、荸荠(去皮)各90克、雪梨10个、鲜麦冬60克,绞汁。 清热生津解暑,可预防中暑,对高热烦渴,咳嗽气短也有一定疗效。 芦根竹茹粥 新鲜芦根60克,竹茹9克,粳米克,生姜2片。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2片,稍煮即成。 清热、除烦、生精、止呕,适宜于因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呃逆不止、妇女妊娠恶阻、肺痈、痰热咳喘,咳吐脓性浊痰等症。 温馨提示: 脾胃虚寒者慎用。 干芦根置干燥处; 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来源: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