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 爱美的姑娘们 做头发、做美容 买衣服、做美甲 …… 都想美美地过春节 爱美的少女小征 鼻尖上长了痘痘 正因为这个痘痘 小征住进了ICU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图源网络) 01 1月20日凌晨,窗外一片漆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内,刚抢救完一名患者的值班医医院急诊抢救室的电话,一名因“发热头痛、大小便失禁伴意识障碍”的12岁女孩需要紧急会诊。 在电话里了解了大致情况后,王玉荣做好准备,便匆匆赶往急诊抢救室。 (图源网络) 来到抢救室的王玉荣看到患儿的脸后,一怔。患儿的右侧面部肿胀非常明显,因为肿胀而无法抬起的右眼皮也微微地闭着。 此时,她正处于昏睡状态,问语不答,体温达40℃,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大小便失禁,情况十分危险。 02 但是急诊所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患儿的母亲在一旁啜泣,说孩子是因为前几天挤了鼻尖上的一个“痘痘”,才出现这么严重的症状。 (图源网络) 此时王玉荣一下子明白了,患儿可能是因为“危险三角区”的感染造成的海绵状静脉窦炎。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他们为患儿实施了头颅磁共振,并进行了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患儿脑部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双侧肺炎及少量胸腔积液。 03 与家属进一步交谈后,王玉荣了解到,5天前,患儿曾将鼻尖上的“痘痘”挤掉,3天前,便出现头痛发热的症状。 家属以为孩子是发烧感冒,医院进行治疗。可是,患儿的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出现了大小便失禁以及意识障碍的症状。 (图源网络) 经过后来的血培养检测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证实了王玉荣的判断。诊断明确后,接下来就是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积极给予抗炎、抗凝等治疗后,患儿的神志渐渐清楚,体温恢复正常,颜面部的肿胀逐渐消退。 04 复查CT后,结果显示患儿的肺部形成空洞,胸腔积液明显增多。面对这一问题,王玉荣联系影像科医生,通过CT定位下穿刺引流,帮助患儿抽出胸腔积液。 十余天的治疗后,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准备出院。 患病姑娘小征,现已恢复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微丽说,虽然从医几十年,但是因为挤痘痘进入重症医学科的,她还是第一次遇见。 幸好患儿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否则会因为并发全身感染,面临病情难以控制、甚至死亡的风险! 看完这个病例 除了惊讶之余 相信很多人会有一个疑惑 什么是“危险三角区” 为什么这个地方的痘痘不能挤 01 什么是危险三角区 人们常说的“危险三角”是指面部由鼻与两侧口角的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如果发生了疖肿、痈或皮肤软组织感染,若被抓挠、挑破或是挤压,细菌会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逆流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或脑膜静脉,引起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图源网络) 什么是海绵状静脉窦炎 02 海绵窦位于前颅凹底部蝶鞍的两旁,窦内由纤维条索分隔为海绵状,故称海绵窦。流进海绵窦的血液就像河水流入大湖一样,此时血流变慢,细菌容易停留、繁殖,形成炎症。 由于人的面部静脉无静脉瓣,其中的血可以来回流动,当面部感染时,特别是眼静脉分布区,带菌的栓子进入血液,通过眼静脉直接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静脉炎。 (图源网络) 海绵状静脉窦炎的病原菌通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细菌毒力较强。 当细菌及毒素随着血流扩散至全身各个部位时,出现多发的脓肿,如肺脓肿,脑脓肿、骨髓炎等。 治疗及时,尚可无后遗症,如延误治疗,甚至有死亡可能。 03 怎么预防海绵状静脉窦炎 注意面部清洁,改掉挖鼻孔、挤痘、摸疖、拔鼻毛等不良习惯; 注意个人尤其是手部卫生; (图源网络) 患了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肿,严禁挤压,可局部涂碘伏; 病情严重时,及时就医,早期应用抗菌素,必要时还需切开引流。 有了痘痘 请不要随意乱抠 祝大家都美美地过个春节 —END—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 重症医学科 编排 宣传处 今日专家推荐 好看你就点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