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了一颗ldquo小痘痘rdquo

时间:2021-12-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哪个手足癣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76.html

脸上长了痘,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挤一下。谁也没有想到,一位12岁的花季女孩只因抠了一颗“小痘痘”,差点丢了性命。目前,她的病情平稳,已经脱离了危险。医院专家提醒,脸上的痘千万不能随意挤,尤其是长在“危险三角区”的痘痘。

12岁女孩突然病危

昨天,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微丽接受大家采访时介绍,12岁女孩小征,半个月前无意中将鼻尖上的一颗痘痘挤掉,导致面部、颅内、肺部等多部位感染。“医院时,已出现大小便失禁、神志模糊,再稍迟一些就医,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女孩子家住泰州兴化,半个月前,她上课时无意中摸到自己鼻尖上有个硬痘痘,随手就抠掉了。可她没想到,仅三天后,就开始出现头痛发烧,浑身难受。

当时,小征的父母还在上海打工。她的母亲孔女士说:“孩子姑妈说孩子发烧感冒了,医院挂水,可是挂完水,孩子还是没有退烧。”晚上9点多,孩子的病情急转直下,突然大小便失禁,意识不清。此刻,医院让医院治疗。

“一位12岁的女孩发热头痛、大小便失禁伴意识障碍,需要紧急会诊。”1月20日凌晨,扬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王玉荣正在值夜班,接诊这样的病例。此刻的小征,已处于昏睡状态,体温40℃,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右侧颜面部肿胀,右眼不能上抬。

“危险三角区”感染引发的海绵状静脉窦炎

网络图片

急诊头颅CT,胸部CT,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小征双侧肺炎及少量胸腔积液,脑内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也就是颅内已经有感染表现。”刘微丽说。

检查结果结合病史,到这时,孩子病因基本清楚。“就是因为孩子抠掉了鼻尖上的那个痘痘后引发的感染。”刘微丽说,“这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危险三角区’感染所引发的海绵状静脉窦炎。而后来的血培养提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证实了这一诊断。”

诊断明确后,就有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医生给小征用上了最强的抗生素,来控制她的病情。

在经过10多天抗炎、抗凝等治疗后,小征病情好转,神志转清,体温正常,颜面部肿胀消退。“目前来看,孩子的肺部还有空洞,左侧有胸腔积液,再经过几天治疗,一周之内应该可以出院。”

改掉不良习惯,防护“危险三角区”

网络图片

昨天,看着小征半躺在病床精神抖擞的样子,刘微丽与在场的医生都很感慨。“以前接触过几例金葡菌感染的患者,但从没有见过真的是一颗痘痘引起如此严重的感染。”刘微丽说,“幸好,孩医院,我们救治及时,再拖一下,颅内感染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导致颅内高压甚至脑疝,病情难以控制,甚至有死亡风险。”

就抠了一颗“小痘痘”,怎么会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原为痘痘被挤掉后,这儿不小心感染了毒力很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刘微丽介绍:“这种细菌进入体内会以几何级数来繁殖,速度极其快,曾有一个患者感染后,除了上述的那些症状,甚至还出现了腹膜炎和骨髓炎。”

那么如何保护我们面部“危险三角区”,预防海绵状静脉窦炎?刘微丽提醒,注意面部清洁,改掉挖鼻孔、挤痘、摸疖、拔鼻毛等不良习惯,注意个人尤其是手部卫生。一旦患了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的疖肿,严禁挤压,可局部涂碘酒,及时就医,早期应用抗菌素,必要时还需切开引流。(傅轩吴飞丁云)

链接

什么是“危险三角区”?

人们常说的“危险三角区”是指面部由鼻与两侧口角的连线所构成的三角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如果发生了疖肿、痈或皮肤软组织感染,若被抓挠、挑破或是挤压,细菌会沿内眦静脉和眼静脉逆流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或脑膜静脉,引起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等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海绵状静脉窦炎

海绵窦位于前颅凹底部蝶鞍的两旁,窦内由纤维条索分隔为海绵状,故称海绵窦。流进海绵窦的血液就像河水流入大湖一样,此时血流变慢,细菌容易停留、繁殖,形成炎症。由于面部静脉无静脉瓣,其中的血可以来回流动,当面部感染时,特别是眼静脉分布区,带菌的栓子进入血液,通过眼静脉直接进入海绵窦,引起海绵窦静脉炎。由于海绵状静脉窦炎的病原菌通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细菌毒力较强,当细菌及毒素随着血流扩散至全身各个部位时,出现多发的脓肿,如肺脓肿,脑脓肿、骨髓炎等。如治疗及时,尚可无后遗症,如延误治疗,甚至有死亡可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dygav.com/fnzzl/12149.html
------分隔线----------------------------